0755-83549999

0755-83548611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名中医馆 >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字号【
名老中医任洪樟教授胸痹心痛治疗经验总结5:
日期:2020-04-17 13:02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在中国医学宝库中,胸痹心痛作为心系疾病的代表,历代医家均有深入研究与丰富实践。任洪樟教授,一位资深的中医临床医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独到的辨证思想,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旨在总结任教授的临床治疗经验,以飨同道。

  一、胸痹心痛的中医理论基础

  胸痹心痛,古称“真心痛”,是因正气亏虚,心脉痹阻所致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肝、脾、肾功能的正常。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血不畅,痰瘀交阻,心脉受阻,不通则痛。

  二、任洪樟教授的辨证思想

  任教授在治疗胸痹心痛时,坚持辨证论治原则,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综合考虑气血阴阳的盛衰,脏腑功能的失调,以及痰瘀寒凝的存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胃气阴两虚:任教授认为,心胃气阴两虚是胸痹心痛的常见证型,治疗应以补气养阴为主。

  气阴虚内热:针对气阴虚内热的病证,任教授提出清热养阴,益气活血的治疗法则。

  血瘀络阻化热:对于血瘀络阻化热的证型,活血化瘀,清热通络是其治疗要点。

  三、任洪樟教授的临床治疗经验

  任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根据胸痹心痛的不同证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心阳不振,气滞血瘀:采用温阳活血,行气止痛的方法,常用药物如桂枝、丹参等。

  痰湿内阻:针对痰湿内阻的证型,任教授采用化痰利湿,通阳泄浊的策略,药物如半夏、陈皮等。

  气血不足: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胸痹心痛,补气养血是其治疗原则,常用党参、当归等药物。

  任教授特别强调,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要重视心脉的通畅,无论虚实,均应以活血通络为核心,同时根据具体证候,调整补泻法度。

  四、任洪樟教授的预防与调理建议

  任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的预防与调摄同样重要:

  精神调摄: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和。

  饮食调理:低盐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

  起居适宜:保持充足睡眠,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五、总结

  任洪樟教授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展现了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辨证论治思想和治疗方法,为胸痹心痛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对任教授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药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希望更多的医学工作者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经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