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3549999

0755-83548611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名中医馆 >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字号【
名老中医任洪樟教授临床经验总结30:越鞠丸治疗习惯性流产医案
日期:2022-03-13 13:33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医案背景: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案记录是传承和总结临床经验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总结任洪樟教授运用越鞠丸治疗习惯性流产的医案,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启示。

  病情描述:患者,女性,33岁,主诉习惯性流产2次。现病史显示患者有胸闷,头晕,口干舌燥,口气重,晨起黄白痰,易发口轻溃疡,脱发,小便偏黄,大便粘腻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舌淡红,薄白干苔,脉弦滑细数。患者否认过敏史,未进行辅助检查。

  诊断:中医诊断为滑胎,证候诊断为肝脾湿热证。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

  治疗方案:任洪樟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清利湿热的治法。处方如下: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5g

  茯苓15g

  白术10g

  薄荷5g

  甘草片10g

  醋香附10g

  川芎10g

  苍术10g

  六神曲15g

  栀子10g

  共7剂,用法为水煎内服,一次用量200ml,每日1剂,每日2次。

  心得体会:本案是越鞠丸为主方辩证加减的一个病案。越鞠丸最早见于金元医家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其主要功效为行气解郁,主治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任教授深入研究越鞠丸的临床应用,认为其在治疗肝脾湿热证引起的习惯性流产中有显著效果。

  越鞠丸的组方特点体现了行气解郁的治疗原则。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为君药;川芎活血祛瘀,栀子清热泻火,苍术燥湿运脾,神曲消食导滞,共为臣佐药。痰郁多由脾湿所生,亦与气、火、食有关,气机流畅,诸郁得解,则痰郁亦随之而消。

  任教授在临床运用中强调,越鞠丸的应用需紧扣肝脾湿热的病机,治疗时重用香附以增强行气解郁之功,酌加川芎以增其活血祛瘀之力,苍术以利湿,神曲以消食。此外,任教授提倡根据具体病情加减药物,如湿郁偏重者,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以利湿;若食郁偏重者,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以消食;若火郁偏重者,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

  结语:通过本医案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任洪樟教授在运用越鞠丸治疗习惯性流产等病证时的精妙手法和深刻见解。其临床应用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也为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本文为临床经验总结,具体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文中所提及药物用量及用法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遵医嘱。